航天精神今日談:
對事業(yè)熱愛篤定,對專業(yè)執(zhí)著堅持,三尺車臺,王陽一站就是40年。他用“零失誤”的操作創(chuàng)造了連續(xù)28年無廢品紀錄,他用100%的產品合格率保障了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任務的成功。因為這股倔勁韌勁,王陽把“鐵疙瘩”車成了航天精品,也把自己“車”成了國之棟梁。
王陽,是中國航天科工三院111廠的一名車工,全國勞動模范。從二十出頭部隊復員歸來算起,他已經在車工崗位上堅守了四十年。
1997年,111廠接到了一項前所未有的“大活兒”——研制生產神舟飛船關鍵部件連接分離機構。沒有技術資料可參考、沒有經驗可借鑒、沒有先例可依循,困難可想而知。
王陽沒有退縮,他主動請纓接下試制加工任務,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加工方案,用樣件檢驗設備精度、工藝流程、檢測精度……遇到問題,就一頭扎進會議室,大家一番面紅耳赤的爭執(zhí)、研討,辯出個新方案,然后從頭再來。
工作中的王陽
整整兩個月的時間,王陽吃住在車間,白天加工干活、晚上研究圖紙。當時為了尋找一種合適的材料,王陽和團隊不知反復嘗試了多少次,樣件斷了就推倒重來。
“那段日子的煎熬、挑戰(zhàn),光有體力不夠,都是靠精神撐著。”經過不斷努力,王陽和團隊終于找到合格材料并成功加工出了樣件。隨即,又馬不停蹄地投入了正式產品的加工和生產,直到圓滿完成首批加工任務。
數(shù)十年間,王陽沖在攻關前線,躬身三尺車臺,把一個個“鐵疙瘩”車成航天精品。經過歷次神舟飛船發(fā)射的檢驗,王陽交付的產品合格率達到100%。
也正因此,王陽從軍工老廠的普通車間,走進了人民大會堂、走進了人們的心中。如今到了即將退休的年紀,王陽只感嘆時間不夠用:“我要把技術毫無保留地傳給年輕人,還有工作中的‘倔勁兒’‘韌勁兒’。像當年師父教我那樣,一代一代傳承下去”。(海報/張藝馨 文/王奧博)